当前位置:首页 > x信息 >

中国四大名楼是那四个

  • x信息
  • 2022-01-14

讲到中国,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朋友问中国历史四大名楼简介,还有人问中国四大名楼是什么楼,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是哪四大名楼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四大名楼是那四个,一起细细了解。

中国四大名楼是那四个

共有3种说法:

1.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黄鹤楼(湖北武汉)和鹳雀楼(山西永济);

2.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和蓬莱阁(山东蓬莱);

3.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和越王楼(四川绵阳)。

滕王阁中国 四大名楼 是指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另一说是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蓬莱阁。还有一说法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殃及城楼,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 岳阳楼岳阳楼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就坐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门城头。岳阳,山、水、楼俱备,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岳阳风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钟于岳阳楼。以岳阳楼、君山为中心而构成的巴陵胜景,闻名遐迩,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不愧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滕王阁滕王阁巍然耸立于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 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烟台市西(一小时车程),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据文献记载,唐代这里便建过龙王宫和弥陀寺;宋朝时的1061年,由郡守朱处约建蓬莱阁供人游览;明万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巡抚李戴在蓬莱阁附近操办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情知府志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又主持扩建,才使蓬莱阁具有了现在的规模。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 作为中国文化名楼之一的越王楼 [2] ,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堪称中国四大名楼(绵阳越王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 越王楼 之首。恢复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现今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鹊楼高72米,岳阳楼高32米);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雀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 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是哪4个???

分别是:山西鹳雀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1、山西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2、江西南昌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3、湖北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湖南岳阳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与江南三楼分别齐名,然后时至元末明初,鹳雀楼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片废墟及人们心中无限遐想。

直到21世纪,在山西省旅游局和永济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复建鹳雀楼工程得以展开,但是逝去的永远失去了,即使复建的再完美也终不及原件的万分之一,鹳雀楼的四大名楼美誉已然名不副实,无奈让贤。

但在一些通晓史实、遍读论集的专家学者看来,鹳雀楼依旧是中国四大名楼,不过,那也只是存在心中的鹳雀楼罢了。

上世纪90年代,国家邮政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对外发行《中国历史名楼》特种纪念邮票,鹳雀楼由于建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官方认定是中国北方标志性楼宇建筑,位列四大名楼。

但此时鹳雀楼早已遭受巨大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故址都几经变动,图样无从参考。国家邮政部门无奈选择面朝豪迈大海具有悠久历史的蓬莱阁增补进中国四大名楼。

后期,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四大名楼纪念邮票 间接认同了上述说法,认定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这四座历史悠久的楼阁为现代意义所讲的四大名楼。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介绍 中国四大名楼都是哪些

江南四大名楼,是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四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建筑,分别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和江西德兴的聚远楼,此外江南四大名楼也有多种说法,下面一并介绍它们。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由来

历史上不同的江南四大名楼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德兴聚远楼;

第二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南京阅江楼;

第三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洪江芙蓉楼;

第四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宣城谢脁楼;

第五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容县真武阁;

第六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扬州大观楼;

第七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九江浔阳楼;

第八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镇江芙蓉楼。

第九种说法: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马鞍山太白楼

黄鹤楼一共有五层。高50.4米,相当于16层楼房,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之滨。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之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败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

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的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是三国时期(公元215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

至今岳阳楼是以东汉末年"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因为岳阳楼为纯木结构,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岳阳楼于1984年修整,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2001年元月核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是岳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阳旅游业的龙头。2011年9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岳阳楼-君山岛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京阅江楼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朱元璋称帝后,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阅江楼于200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600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王昌龄的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芙蓉楼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如今,芙蓉楼有两处,分别在江苏镇江的和湖南洪江。江苏镇江芙蓉楼和湖南洪江(黔城)芙蓉楼,都是名闻天下的芙蓉楼。而根据诗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吴楚之地判断,此芙蓉楼应该为镇江的芙蓉楼,但是当时王昌龄被贬龙标古县,李白有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证,而龙标古县就是以前的洪江(黔城)。由此推断 此楼应为黔城的芙蓉楼无疑。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为了开发风景名胜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于1992年将这座历史名楼 遗址重建。总体建筑由芙蓉楼、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组成, 它们之间由曲折回廓相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中心陵阳山颠,是一座文化名楼。它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谢脁楼历来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该楼被日机炸毁。

折叠相关典故

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并写下了著名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聚远楼始建于公元1069年,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登临游览聚远楼吟唱着:

聚远楼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

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

留下了《题咏聚远楼诗》而扬名天下,与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15年)、滕王阁(始建于公元653年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后毁于战乱。2003年12月,德兴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聚远楼。重建后的聚远楼分主楼和附属建筑两部分,主楼为三重檐仿古建筑,占地637.87平方米,高39米,外观三重檐,内设6层。赋诗一首: 江南聚远楼名留,重新扬名天下楼。铜都襟连闽浙地,惟德乃兴带五洲。河川锦绣繁华市,青山碧水荡沙鸥。览尽风光胜万慨,不知此身高楼游。(玉峡乌溪山人诗)聚远楼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德兴历史文化瑰宝之一,它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由德兴人余仕隆集资兴建,坐落在城北学官后的枕山之巅,当时德兴县令单锡与苏东坡是同科进士,才华横溢。余仕隆尊单锡才华,请为楼定名,单锡登楼远眺,全城尽收眼底,故取楼名为聚远楼。元丰七年(1084)苏东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任县尉时登上聚远楼写下了"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的诗句。建炎年(1127)宋高宗高度赞赏苏东坡诗,特赐聚远楼金匾,有了皇帝的御墨,一些名士:黄庭坚、马廷鸾、赵孟頫等都来德兴登楼赋诗,由此,聚远楼闻名遐迩,被世人誉为江南名楼。2003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弘扬德兴历史文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重建了聚远楼。聚远楼位于凤凰湖西面海拔高160多米的古龙山顶,一条宽6米的水泥盘山公路直抵中心,它根据宋朝建筑风格设计,碧瓦丹柱,斗拱重檐,气势恢宏,高39米,外观三叠层,内设三层,总占地面积639.87平方米,四周悬挂着八块镀金匾额,门前朱红的柱子上挂着赵孟頫题的"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汉奎光聚此楼"的楹联,最顶层是宋高宗题"聚远楼"三个苍劲镀金大字,聚远楼内装饰四幅大型德兴风情木雕。站在楼顶可览全城,是德兴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真武阁位于美丽的广西容县容城东面,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经略台建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明朝初年在经略台上建真武阁,明万历年(公元1573年)将真武阁增建成三层楼阁,就是现在的真武阁。全阁为杠杆纯木结构,通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用3000条格木构件,以杠杆原理,串联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第二层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是全阁结构中最精巧、最奇特的地方。40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3次特大台风等自然灾害,仍然安然无恙,屹立至今!! 容县真武阁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是四大名楼(阁)中唯一没有进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一座!

浔阳楼,位于九江市区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传说因宋江醉题反诗于此,而名重千古。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登郡寄京师诸季及淮南子弟》一诗中的"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的诗句。随后,江州司马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然而,真正使浔阳楼名噪天下,则得力于施耐庵《水浒传》中的精彩描写。

1989年春,九江市在浔阳江畔重建了浔阳楼。赵朴初为浔阳楼题写了匾额。重建后的浔阳楼占地1600平方米,楼高20米,外三层内四层、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充分利用江畔、江面等自然条件,呈现出雄伟而有秀拨的风格,在庐山和长江的相互衬托。整体建筑更显完美,楼内壁画上的梁山108位好汉替天行道的神采更加栩栩如生。一楼大厅东西两壁镶嵌了两幅大型瓷板画,彩绘着"宋公明发配江州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黄文炳设计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场"等栩栩如生的画面,为浔阳楼增加了传奇色彩。二楼是展厅,展出了介绍浔阳楼历史的书籍和地方名胜风光图片。三楼是回廊,主要陈列字画。四楼是雅座,摆满了仿古桌椅,设有仿古音乐茶座。浔阳楼是溶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名胜。游客在此饮酒品茗,登高望远,可一览浔阳江风光。古时,酒家门前要竖起一面酒旗,俗称酒望子,以招徕酒客。重建的浔阳楼保持了这个标志。楼门竖立了一根高大的望竿,挂着一面酒旗,上书"浔阳江正库。"

拓展阅读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吴黄武二年(223年),距今已有 1700余年的历史。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有7次,最后一次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又于重建。黄鹤楼是1981年开始重建的,它依山瞰江,楼雄势险,风格独异。新建的黄鹤楼于 1985年 6月正式向游客开放。楼高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楼高 5 14米,底层长宽各 30米,在主楼周围还配有古朴的附属建筑群,极为壮观华美。"拔地倚天,耸翠如屏"。登楼远眺,极目千里,俯瞰江汉,气势磅礴,自古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历代文人骚客登楼吟诗作赋,沤歌黄鹤楼的壮丽景观,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文赋过百篇。自古以来,由于流传着许多有关黄鹤楼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加上它的壮观景色,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到此摹景抒怀,留下的文字画卷不计其数。

【谢朓楼】 南齐建武二年(495)夏,有个出身显族、年届30的诗人,逆水乘舟,缓缓抵宣。他是已经给萧姓的王侯们当了十余年幕僚的谢脁。谢脁的融情入景山水诗风,直接影响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诗人。谢眺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特殊的贡献与地位。南齐建武年间(494年-496年)谢脁出任宣城太守时建,取名曰"高斋"。谢脁曾在此理事、生活,并作有《高斋视事》、《高斋闲望》、《后斋回望》等诗。楼后废。

唐初,宣城人为怀念谢脁,于"高斋"旧址,新建一楼,因楼位于郡治之北,取名"北楼",又因该楼建成时,敬亭山已经扬名,登楼可眺望敬亭山,故又称为"北望楼"。唐代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凭吊,赋诗抒怀。《秋季登宣城谢脁北楼》诗脍炙人口,千古传唱。诗曰:"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由于李白之诗广为传颂,故该楼又被称为"谢公楼"、"谢脁楼"。唐咸通末年(874年),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北楼改建,因其地势高且险,崖叠如嶂,故题名"叠嶂楼",并作记以志。(《江南通志》:叠嶂楼,在宁国府郡治后,即谢朓为宣城太守时之高斋地。一名北楼,亦称谢公楼。唐咸通间,刺史独孤霖改建,易今名。)

明嘉靖年间知府方逢时重修,复名"高斋",也作题记。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府许廷式重新修葺,并说:"叠嶂之名以地命也,谢公之称以人传也。北楼为古今所共知,而人而地并在其中矣。"遂题名曰:"古北楼"。清光绪初(1875),知府鲁一贞, 再次重修。修整后的北楼分上下两层,上圆下方,全木结构,顶盖琉璃瓦,四边飞檐翘角。上层题额曰"叠嶂楼",围以木栏杆,下层题为"谢脁楼",四方置屏风门。楼基周围有历代诗文碑刻和修楼碑记。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该楼被日机炸毁。

自唐以后,宣州城区以纪念谢脁命名的建筑还有:条风、清署、迎春、观风、双溪、怀谢、云齐(以谢脁《游敬亭山》"合沓与云齐"诗句命名)、绮霞(以谢诗"余霞散成绮"句命名)、澄江(宋时建,以谢诗"澄江静如练"句命名。《澄江夜月》诗云:"澄江潋滟开天镜,辉映更觉月明多。愿得幽期常不负,与君同听濯缨歌"。)等 亭阁。敬亭山历代修建的先贤祠,谢脁均被列在首位。因此,曾有人将宣城呼之为"小谢城"(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欧阳修《闻梅二授德兴 (令)戏书》:"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张耒《效白体赠晁无咎》:"关河战国东秦地,风月南朝小谢城。")、"谢公城"(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梅询《叠嶂楼》:"谢公城上谢公楼,百尺阑干挂斗牛。")、"谢脁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许棠《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重引池塘思,还登谢脁城。")。

【聚远楼】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系狱,获释后被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作团练副 使,前后达五年之久。元丰七年,神宗下诏,念轼"阅历滋深,人才难得,不忍终弃",量移至离京城稍近的汝洲(今河南省临汝市)任团练副使。赴汝途中,东坡为送子唔弟,特转道江西,莅高安,上匡庐,访石钟山,过鄱湖,溯乐安河抵德兴。这是苏轼第一次来江西。他一路行来,赏山品水,寻奇探幽,吟诗作记,留下了《题西林壁》、《石钟山记》、《聚远楼》等佳构名篇,成就了江西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

东坡一行,越彭 ,经饶州(治今江西鄱阳),乘舟溯乐安河东行,六月中旬抵德兴。东坡长子迈,字伯达。元丰初苏轼以诗得罪,迈与你俱行。东坡谪居黄州五年间,苏迈一直陪伴左右。元丰七年,25岁的苏迈受命任德偿县尉。苏轼执意送子履职,据笔者揣想,可能有二层原因。一是迈初入仕途,爱子心切,焉能不送?二是时任德兴县令单锡,与东坡系同科进真士,且是姻亲。轼与锡相知多年,久未谋面,恰好籍送子赴任之机,了却会友心愿。苏轼将爱子托付同年好友,瞩其勤政亲民,不辱家风。据说在离开德兴时,东坡尚赠爱子迈砚台一方。砚有铭,文日:"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若予,以此书狱常若生。"苏迈未负乃你厚望。康熙版《德兴县志》载其"文学优赡,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后人仰之"。德兴旧志将苏迈列入名宦之列,宋时在银城枕山西麓建景苏堂,以示怀念。

德兴古邑,地处万山之中。这里山水灵奥,风光秀美。宋熙宁年间(1068-1077),本邑名仕余仕隆捐资在北郊枕山之巅建观景楼。单锡以"居高望远"之义名之"聚远楼",侍郎刘定作记。楼成,名澡一方。东坡喜山水形胜。素知老友秉性的单令尽地主之谊,诚邀苏轼父子北上枕山,一览聚远胜景。东坡登楼,举目四望,但见茅山逶迤,洎水辉映,岁寒苍翠,天门雄峙,景致万端,气势不凡。苏子兴起,以《聚远楼》为题,吟成一绝:

云山烟水苦难亲,一时收拾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聚远楼》与《题西林壁》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的前二表达了对美妙天成的德兴山水的由衷赞美。"苦难亲"三字,将喜爱之情和盘托出。"赖有高楼能聚远"二句,则既是写实,又蕴含"高瞻远瞩"的深意。细细吕赏,字里行间,我们还能体味出此时诗人复杂的心境。屡遭贬谪,东坡自认为是远离主流社会的"闲人"。然而,身闲心不闲,志存高远的苏子,尽管命途多舛,仍然渴望能在人生舞台上演出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壮剧。

苏东坡佳章既出,一时广传天下,也令地处僻邑的聚远楼顿时生辉,名闻遐迩。苏辙、苏洵、赵孟頫 、黄庭坚、佛印、赵抃和马廷鸾等骚客名流先后慕名莅止德兴,登楼览胜,题咏甚夥。建炎间(127-1130),宋高宗赏东坡诗,兴之所至,特赐御书"聚远楼"。东坡题咏,高宗赐匾,聚远楼遂成为江东名楼。时有诗赞日:"高皇题御墨,内翰布声诗。聚远楼佳致,名闻天下知"。恩遇之隆,名声不显,由此可以想见。直至元初,文学家、书画家赵孟頫宦游德兴时仍赞叹不已:"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汉奎光聚此楼。二妙风流足千古,更夸远景集双眸"。聚远楼元末毁。2005年,为纪念苏轼父子,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德兴举全市之力重建聚远楼和景苏堂。

游罢聚远楼,东坡又挟兴登临峰岩斗秀、景致极佳的银城雷山(即银山,山麓有古炼银场监,银井和邓公祠等)。在山巅之舒啸亭,诗人饱览银城秀色,再次挥毫题咏。诗日:

胜览雷山舒啸亭,诸峰秀拱透云程。

啸傲池边红日伴,舒怀岩壑白云迎。

满目纵观天际迥,一腔收拾岁寒清。

松花香遍银阳地,剩把新诗壮此行。

咏舒啸亭一诗,一扫郁闷之气,热烈奔放,直抒胸臆。诗的尾联,豪情陡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逗留德兴期间,苏公还执意去离城七十里的八都(今海口镇),拜谒唐御史董全贞庙并赋诗一首。诗言:"铁柱 照豸冠,亲操八寨继韩坛。挫锋尚异援兵寡,断首还提为贼看。雷奋有声应自鼓,马归无主更谁鞍?藕池不尽清冷不,夜夜含悲带月寒"。董全贞系邑内八都人,领唐军八寨之主与朱温叛军作战,后因援兵未至遭败绩自刎。传全贞死后,仍立于马背,手提自己脑袋,怒目圆睁。敌兵望而生畏,不战自溃,后义马负全贞归。苏轼在短促的旅途中专程祭拜一个异乡的亡灵,为是的表达他对保国安邦的忠烈们的敬慕之情,此乃其一以贯之的忧国忧发思想使然。

中国四大名楼是什么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鹳雀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越王楼(因杜甫《越王楼歌》而闻名天下;远景楼因为苏东坡题名《眉州远景楼记》而著名,北方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蓬莱阁(因苏轼的《海市诗》及传奇神话《八仙过海》而闻名遐迩。

扩展资料:

1、鹳雀楼

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

2、滕王阁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3、黄鹤楼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4、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我们中国的四大名楼是哪些?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蓬莱阁

蓬莱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是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结晶的古建群。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中国的四大名楼在哪?

四大名楼分别是山西鹳雀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

1、山西鹳雀楼

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580年),废毁于元初,1997年重建。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堪称千古绝唱。

2、江西南昌滕王阁

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尽管屡毁屡建,如今的建筑是近代翻修过的,,但它仍是人们来南昌的必到景点之一。

3、湖北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之一,李白等都为黄鹤楼留下了诗词。登上黄鹤楼远眺,可以看到滚滚长江和武汉三镇风光。

4、湖南岳阳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扩展资料

1、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

2、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3、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4、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是哪四大楼?

分别是:山西鹳雀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1、山西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2、江西南昌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3、湖北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湖南岳阳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中国的四大名楼到底是指哪几个

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因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而出名。

黄鹤楼 位于湖北武汉,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均有题诗。

滕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滕王阁序》成名。以上三个是大家公认的,

第四个好像还有些争议,我自己更偏向于鹳雀楼

鹳雀楼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指的就是此楼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只有三大名楼,依其成名的时间顺序,先后为: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而四大名楼之说,就是在这三大名楼之上再加上自己所以为可以与之匹配的古楼。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第四大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说法:

1、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2、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

3、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中国四大名楼 分别在那里?

中国四大名楼

●黄鹤楼

号称江南三大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陆江的山巅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干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楼共五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谨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他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黄鹤楼将成为位于我国心脏地带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北岳阳市城西,耸立在820平方米的城台上,巍峨壮观,是座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诸价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腾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与洞庭湖和君山合称为"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岳阳楼于1998年1月,由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1998年8月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第八条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名重古今,誉满中外。岳阳楼初建于公元220元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三国时期用作鲁肃阅军楼;南北朝时名曰巴陵城楼;初唐时又称南 楼;中唐李白赋诗后,才称之岳阳楼,到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友范仲俺作了《岳阳楼记》嵌在二楼,从此,岳阳楼名声大振。

岳阳楼采用纯木结构, 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梁柱、构件、装修具有线条优美的表现力,它的保护木构件外表的漆给建筑结构赋予了丰富的色泽美,这些充分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才 能,在美学、力学、建筑学、材料学、工艺学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永远光彩夺目。 步入岳阳楼公园门口,你首先看到的是一幅黑底蓝字的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它高度涵括了洞庭水的秀丽风光和千古名楼的不朽景观。穿过古老高大的城门,左边是假山和碑廊,碑廊是1984年大修时所增刻的,分为四栏陈列即:记事碑、民国以前碑刻,今人碑、杂碑,这些记载既向世人展示着岳阳的历史,又给人以历史文化的熏陶。从石碑折回、来到城门洞口,过城门,下石梯,便到了水边的一个平台,这就是当时三国大将鲁肃点兵发令的"点将台"。点将台的南侧不远有一系铁链的大铁枷和有朱德同志题词的"怀甫亭"。据说大铁枷是用来拦江卸敌;"怀甫亭"则是当年杜甫流落巴陵 ,虽贫穷潦倒,仍为岳阳后人留下了《登岳阳楼》等不朽诗篇,后卒于岳阳。岳阳人民为纪念杜甫,故修此亭。

离开怀甫亭拾级而上、至南极潇湘门便来到了岳阳楼公园的主要景点--岳阳楼和两侧的三醉亭、仙梅 亭。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三次到岳阳神游、为这里秀美的山、水所迷,每次喝得酩酊大醉。1755年重修仙梅亭时,人们在醉酒的地方增修一亭称之为"望仙阁"、1987年重修时改名为"三醉亭"。岳阳楼南面的仙梅亭,相传在明朝崇祯年间重修岳阳楼挖掘地基时,掘出一块石板,石板洁白如玉,一面有一枝枯梅,若隐若现二十四萼,纹理苍劲、如仙家所画,人们以为是仙迹,便修一小亭,立石其中,以作纪念。主楼岳阳楼历史悠久、文人骚客多汇于此吟诗赞美。岳阳楼在历史上屡毁屡修。最近一次大修是在1983年,大修后完全保持了结构原貌,统观威武雄壮,金碧辉煌。整个楼体结构,工艺精巧,造型端庄,其建筑和风格可概括为"纯木、四柱、三层、飞檐"。中间4根楠木透顶、承受楼体大部分重力,以汉根廊柱和20根柱支撑全楼。彼此牵制、如意斗拱、层叠相对,拱托楼项。楼项外形似古代将军头盔,俗称盔项。在历代建筑中实属罕见,也不愧是古人留下的艺术瑰宝!

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名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一二楼各嵌有一幅《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制品;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写,字形方正,笔力雄浑技术 法多变,狮人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神形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故名滕王阁,原阁规模算很大,高九丈,共三层。东西长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因王勃《滕王阁序》而名垂千古。

上元二年(675年)9月9日,洪州都督阎伯于此大宴宾客,王勃恰好路过南昌,亦属邀请之列。阎本拟让其婿写阁序以夸客,先命人取出纸笔,假意邀请在座的宾客为滕王阁写作序文,人们知道阎的意图,故意谦让.推辞不写。让至王勃时,这位年纪最轻的客人毫不客气,欣然命笔。阎都督见状,十分不满,愤怒离座挥袖而去,并嘱人监视王勃作文,随时传报。王勃开始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闻报笑日:“不过老生常谈”。接着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又轻蔑地说:“无非是些旧事罢了。”又报:“襟三江而举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听了便沉吟不语了。接着几人连续来报,阎不由得连连点头。当报至“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情不自禁地一跃而起,赞不绝日。满座宾朋也无不叹服。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日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帝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写了《滕王阁序》后,这座楼阁则更是名传千古了。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历代屡毁屡兴达28次,1926年毁于兵灾, 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经过南昌市民的几年努力,1989年重阳节,滕王阁终于重新矗立于赣江之滨。

现在的滕王阁整体布局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它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规模宏大、配套设施齐全的仿古建筑群落。从东面榕门路口进入,一座高大的四柱七楼宋式彩绘大牌楼敞开热情的胸怀迎接您,往里50米,穿过一排碧瓦丹柱的仿古店铺,便进入了滕王阁园区,宽阔的阁前广场衬托着一座巍巍崇阔,滕王阁便完全展现在您的眼前。这是根据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42年所绘草图,并参照“天籁阁”所藏宋画《滕王阁》建筑而成。滕王阁主体建筑9层,净高 57.5米,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约 11米高的大台座,台座之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高台上部为游廊,游廊南端为“压江亭”。北端为“挹翠”亭。主体建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滕王阁历来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歌舞宴筵的场所,因而,新建的滕王阁内陈设无不突出文化楼阁的特征。贴金的“滕王阁”正匾系苏轼的墨迹,正门不锈钢长联“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毛泽东手书。其余匾额、楹联,或集古人书法精华,或为当今名家珍品,各类大型壁画、浮雕,均体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主题。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再现“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之风仪神采;古老的编钟、乐器及青铜祭品、礼器等,凭添了新阁的古雅气氛。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烟台市西,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据文献记载,唐代这里便建过龙王宫和弥陀寺;宋朝时的1061年,由郡守朱处约建蓬莱阁供人游览;明万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巡抚李戴在蓬莱阁附近操办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情知府志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又主持扩建,才使蓬莱阁具有了现在的规模。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

蓬莱阁建于山顶。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 蓬莱阁下方有结构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桥,那是神话中八仙过海的地方;东侧有上清宫、吕祖殿、普照楼和观澜亭等;西厢为避风亭、天后宫(俗称娘娘殿)、戏楼和龙王宫。这些楼阁高低错落有致,与蓬莱阁浑然一体,统称“蓬莱阁”。“蓬莱阁”是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960平方米的庞大古建筑群(共有100多间),楼亭殿阁分布得宜,建筑园林交相辉映,各因地势,协调壮观,山丹海碧,清风宜人,遂成为名扬四海的游览名区。1982年国务院公布水城及蓬莱阁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阁每个建筑单体由多种风格的楼亭殿阁所簇拥,犹如众星拱月。阁内布局奇巧,浑然成体;层层迭迭,错落有致。各亭殿内楹联碑文琳琅满目。蓬莱阁主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丹窗朱户,飞檐列瓦,雕梁画栋,古朴壮观。登上主阁,凭栏四顾,轻纱般的云雾缠绕阁下,亭楼殿阁在掩映中时映时现,使人超凡出世之感油然而生。

建于明代的水城 蓬莱阁游览区还包括“水城”在内。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在丹崖山下,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周围约3华里,中间是一个人工湖。水城的南门与陆路相通,北门叫水门,是出海口。水门设有巨大的闸门,平时闸门高悬,大小航船进出无阻;有事则放下闸门,切断海上通道。水门外东西两侧,各有炮台一座,互为犄角,控制着附近海面。水城初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后经多次整修扩建,形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明代明将戚继光曾在这里训练水军,指挥沿海的抗倭斗争,肃清了倭患。两艘古代战船停于城内,接待游人在水城中航行,饱览水城雄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