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血为什么尽量不要献血
每个人的血型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在输血的时候,会根据血型来进行输血,如果血型不匹配,输血也是非常危险的。现在人们都会去献血,但是o型血献血的时候,医生会说o型血不可以献血。那么o型血为什么不能献血?
按照血型抗原、抗体的角度来看,o型血属于一种特殊稀有的血型,而且它是不可以输血给A型、B型、AB型的人的,因为o型血当中有A、B抗体,输血以后而产生溶血反应,如果输血比较少,那么受血者的血型物质和o型血抗体中和,能够将结合的红细胞溶血可能性降低。
如果输血太多,那么含抗A抗B抗体的浓度也会增加,这样就会出现输血反应,所以有一定的危险性。除非特殊的情况,o型血是不建议输血给其他人的,如果需要输血的话,输和自己一样血型的血是比较好的。
o型血属于一种万能的血,是很宝贵的,如果医生不让献血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o型血的人身体患有疾病,比如是甲肝还有乙肝,这种疾病是会传染的。如果献血了,输血者也是会感染疾病的,危害身体健康。
大家都知道血型通常分为
A型、B型、O型以及AB型,
并且血型不同的人之间不能互相输血,
可是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
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
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
抗原物质可以是蛋白质、糖类、糖蛋白或者糖脂。
通常一些抗原来自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
或密切连锁的几个基因的编码产物,
这些抗原就组成一个血型系统。
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
1900年,奥地利的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
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
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
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三个组。
后来,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了第四组,
即AB组。
数年后,兰德施泰纳等人
又发现了其他独立的血型系统,
如MNS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等。
1930年,兰德施泰纳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几十年来,新的血型系统不断被报道,
由1935年成立的国际输血协会
专门负责认定与命名工作。
得到承认的30多种人类血型系统
包括超过600种抗原,
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见。
医学上较重要的血型系统
是ABO、Rh、MNSs、Lutheran、Kell等,
将这些血型的血液输入给血型不相容的受血者,
都可引起浴血性输血反应,
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
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的分型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
可将血液分为四种ABO血型:
红细胞膜上只含A抗原者为A型;
只含B抗原者为B型;
含有A与B两种抗原者为AB型;
A和B两种抗原均无者为0型。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
但不会含有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
在A型血者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
B型血者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抗体;
AB型血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抗体;
而0型血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
如果将两种不同的血型混合到一起,
则A细胞的抗原和B细胞的抗体
特异性结合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红细胞可凝集成簇,
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在补体的作用下,
可引起凝集的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
当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
在血管内可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就像锁和钥匙的关系,
A型血的钥匙要是插入B型血的锁就会导致锁“坏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溶血反应,同时也会危及生命。
当受血者ABO血型鉴定困难时,
不少人认为可以使用“万能供血者”的0型血
输给任何ABO血型的人,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因为O型血的红细胞上虽然没有A和B抗原,
不会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但O型血的血浆中存在抗A和抗B抗体,
这些抗体能与其他血型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血型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不可更改的,
相同血型间的人经过检测合格后可以互相输血,
不同血型间的人严禁输血,
而把O型全血看作万能血的观点也应该纠正。
血型的发现
开创了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等新兴学科,
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型系统也曾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以及亲子鉴定中,
但目前已经逐渐被更为精确的基因学方法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