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保是国家认可的正规平台吗
近日,一段名为《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每单提成》的视频引发热议,将水滴筹再次推上风口浪尖。事发之后,水滴公司CEO沈鹏连续五次发表公开声明致歉,承认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并表示如果线下团队再管不好,将把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
尽管水滴筹在第一时间做出了一系列回应,但舆论并没有因此结束。社会对于大病众筹平台的诟病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就因“罗尔事件”被广泛关注。2019年上半年,德云社演员吴鹤臣“百万众筹”事件,更是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质疑和激烈的讨论。“消费爱心”“是公益还是商业”的争论不绝于耳。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大众的舆论与质疑似乎并没有影响资本对水滴的青睐。水滴公司于2019年3月和6月份分别进行了B轮、C轮融资,融资总额接近16亿元,创下今年以来互联网健康险与健康保障领域融资的最高纪录。
一面是资本寒冬中的高歌猛进,一面是社会舆论的泥潭漩涡,为何深陷社会舆论中的水滴公司依旧能够得到资本的青睐?又为何受到了舆论的诟病?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逻辑?水滴筹接下来该如何生存?
大病众筹的缘起
1997年,一个英国摇滚乐队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通过粉丝的在线捐款支持他们进行重组后的演出,这是当代第一个被记录并广泛报道的众筹项目。受到这个项目的启发,2000年,一个叫ArtistShare的机构注册成为第一家众筹平台。随后的十年内,大量的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增长迅速。
众筹按照回报的具体类型分为四种:股权众筹、债权众筹、回报型众筹和公益众筹。而公益众筹的方向多种多样,公益项目类别包括助学、助老、助残、大病医疗、关爱留守儿童等。相比于传统捐赠模式,公益众筹具有发起门槛低、参与程序简单、传播形式灵活、受众广等优势。因其准入门槛低,也导致了大量创业者涌入。
在中国众多的公益筹款项目中,大病众筹是最受欢迎的。这在中国可以说是一大刚性需求,由于没有买保险的意识,很多中国人或许都曾经体验过大病之下的无助感。成立于2014年的轻松筹是国内最早的大病筹款平台,成立仅三个月后就获得了IDG1200万元投资。目前,轻松筹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注册用户6亿,筹集善款总金额已突破36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保障平台之一。
2016年以前,大病筹款用轻松筹很普遍,从2016年开始刮起了一股网络大病互助的创业小风口,一时间水滴互助、17互助、众托帮、壁虎互助等多个互助平台兴起,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据统计,2016年网络互助平台大约有100多家,2017年变成了几十家,2018年底就剩下几家了。其中,成立于2016年的水滴筹发展势头最为猛烈,很快就获得了天使投资5000万元,至今先后获得四轮融资,成立三年多累计融资额达18亿元。
公益还是商业
2016年4月,沈鹏从美团离职,创办了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滴公司”)。公司试图以健康为核心相互连接,形成“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的完整场景化生态,打造一个全民健康保障平台。目前水滴公司旗下拥有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险商城(由水滴保更名而来)和水滴公益四大板块。其中,水滴互助与水滴保险商城组成了水滴公司的商业板块,水滴筹与水滴公益组成了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板块。
水滴互助是水滴公司上线的第一个业务,目的是所有会员按照既定规则加入社群,共同抵御癌症和意外等风险,会员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众人均摊”的规则互帮互助。5月9日,水滴互助上线,截至2019年12月10日,水滴互助累计帮助8155人,已划拨互助款11.16亿元。而作为水滴最大的竞争对手轻松互助累计帮助3698人,已划拨互助款5.21亿元(轻松筹公司同一天数据)。
2015年左右,沈鹏发现朋友圈里因重大疾病筹款的患者越来越多,他自己也有帮父亲得了重病的同事筹款的经历,也亲眼见过外卖配送员发生交通事故。当时,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公司给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根本无法覆盖重大疾病的开支;而一些有效药物,包括进口药物又不能用社保进行报销;因此面对重大疾病或突发事故,只能由个人来承担。这时再去筹款的话,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用最好的药物、最佳的治疗方式去治疗,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创办水滴互助的初衷,是想把水滴互助做成中国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之外的一个强有力补充体系。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战略合作,解决了水滴互助的合规性。由此,水滴互助成为了一个互帮互助社群,而不是商业保险。可以理解为借助互助保险做公益的公益众筹工具。但如何去商业化运作,当时沈鹏还没有清晰的目标,他更倾向于未来延伸做医疗健康市场,比如给所有投抗癌的潜在会员,推荐基因测序、体检等。
2016年7月,“水滴筹”前身“水滴爱心筹”上线。在访谈中,沈鹏表示,筹款是有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的硬需求,也是一个很好的向捐款者推荐保险的场景,因此启动了水滴筹,但启动之初并没有去做宣传,只是有人需要筹款时才会发起筹款,可以说是一个公益项目。
后来从竞争的角度上考虑,沈鹏分析需要将水滴筹这个业务做大,吸引更多的捐款者通过水滴筹平台捐款。这个平台能够为水滴公司积累大量的用户,并且这个平台恰好是一个非常适合教育消费者购买保险的场景。因此,沈鹏决定要把水滴筹业务加速做大做强,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名。
2017年1月,“水滴筹”完成品牌升级,决定投入大资源在2017年底追近轻松筹,力争2018年初反超它,这是当时水滴筹的战略目标。为了让更多用户使用水滴筹发起大病筹款以及让更多人更方便的捐款,水滴筹采取了两大策略:首先是平台免费模式;其次是渠道下沉,拓展三四线城市。
依靠免费模式,水滴筹获得了巨大的流量红利。而在当时行业内其他平台普遍向用户收取2%-5%左右的手续费,以维持正常运营。在水滴筹的免费模式冲击下,2017年5月,轻松筹也宣布0服务费。如今,大病筹款免费已经是一种理所应当的存在了。
截至2019年9月底,水滴筹已为大病患者筹得235亿元医疗救助款,有2.5亿爱心人士参与捐款。沈鹏曾发布内部信透露,水滴公司70%以上的用户均分布在“下沉市场”,其中80%的筹款用户、72%的捐款用户和77%的互助用户都来自于三、四、五线城市。
流量端布局完成后,水滴公司开始思考能够变现造血的业务。沈鹏认为最匹配水滴筹场景的业务是医疗保险。水滴保险商城于2017年5月上线,是一家全国性保险经纪公司,持有保险经纪牌照。成立水滴保的初衷是,因为水滴筹是一个非常好的网民健康保险意识的教育场景,借助于水滴筹正确普及进行保险保障的价值和必要性,将适合的产品推荐匹配给不同的消费者,避免将来有更多人因为没有事先的保障患病后不得已需要发起筹款。这样也可以让水滴这家公司可以更好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众筹+保险业务模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同时,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存在广泛的争议。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水滴通过“众筹+互助+商保”,搭建起了“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的保障体系。
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以水滴筹、水滴互助两大精准场景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与保险公司深度合作,把经过优选和定制的保险产品直接推荐给广大用户,三块业务相互补充、导流和转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水滴筹引流,为平台提供流量,水滴互助和水滴保是水滴真正的盈利项目。按照最新的数据统计信息,水滴公司目前的总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人,全平台独立付费用户数超2.5亿人。
通过公益性质的筹款给平台的保险等业务带来巨大的流量,而这些流量是传统保险行业不敢想象的。由于水滴筹等平台本质上依然还是属于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因此流量对于这些平台的价值很大,有了流量才会有后面的商业转化。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水滴筹之所以备受公众诟病,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水滴公司利用水滴筹的巨大流量支撑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险商城两大业务的发展,使水滴公司有了巨大的客户基础和商业想象空间,水滴可以这样做吗?这是公众讨论的一大焦点。水滴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另一方面也因此遭受全社会的信任危机。
另外,水滴公司的业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的监管,各监管部门间对于数据公开透明程度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网络筹资平台的筹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募捐和求助,我国慈善法不允许个人募捐形式的筹资,只允许以个人名义通过社交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求助,进行分享传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求助的合法性问题。而募捐部分属于民政部监管。因此,水滴公益属于民政部监管;水滴保险商城属于保险,由保监会监管,而水滴互助不属于保险项目,但与公益基金会合作,所以在数据公开方面要求实时公开。公司内部各业务是否合规,有无内部监管,其错综复杂性加大了水滴筹的管理难度。
因此,公益型项目是否需要分出去,或者在内部加强管理或分管?又成为公众讨论的另一个焦点。沈鹏曾在12月5日发表的公开信中提到,“再管不好,我愿将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这或许是他认真思索后给出的答案。
它山之石
在国内如火如荼的争论中,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切入,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益众筹网站是如何运作的?
国外众筹被广泛认知是因为回报型众筹的发展,在美国,Kickstarter、In-dieGOGO和RocketHub是回报型平台的典型代表。众筹的快速发展之下开始被分割成不同的类别,走向垂直化和行业化。国外公益众筹平台大多成立于2010年前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各家平台已经探索出了各自的发展模式。
盈利模式
从盈利模式上看,国外公益众筹平台主要有按项目收取费用、综合性平台支持+升级服务收费、用户捐赠三种模式。
第一,按项目收取费用模式。许多平台按筹款项目收费,每个项目收取固定金额或收取募资金额固定的百分比作为手续费成为平台运营收入。
如DonorsChoose,是一家专门为老师、学生提供众筹机会的、专注于教育的公益众筹平台,来自美国各地的公立学校教师可以在其平台上发布教学项目为它们进行筹款,资助者可选择项目进行资助。有数据统计,美国83%的公立学校的老师至少在该网站上发布过一个项目。DonorsChoose自2000年创办以来平稳运营了19年,已经有413.9万名支持者,共资助了160个项目,帮助了3844万个学生(2019年12月17日数据)。
DonorsChoose通过三类费用维持其经营:项目运营费30美元(Fulfill-mentfee)、支付手续费(processingfee)和选择性捐款(optionalfee)。平台将这三种费用合称为用户贡献收入(Contri-bution)。用户贡献收入被作为收入计入每年的财务报表中,根据公司2017、2018年年报披露,用户贡献收入占到当年总收入的90%以上。平台通过教师感谢信,学生礼物等活动鼓励捐赠者对于平台运营做出支持,再加上对于每个项目的收费和支付费用,平台能够在外部无资助的情况下自给自足的运营整个平台。
第二,综合性平台支持+升级服务收费。也有国外公益性平台依托其综合平台收入或升级服务维持运营。FundRazr是由达里尔·哈顿(DarylHatton)于2009年创立,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 。截至2019年12月 ,FundRazr已从15万个活动中筹集了超过1.6亿美元。
FundRazr自从建立之初就是一个综合性的众筹平台,个人、慈善组织、创业企业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融资,Fun-dRazr针对不同筹款目标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FundRazr设置了透明灵活的定价机制供在该平台发起公益众筹的发起者选择:免费模式,即不收取平台手续费,仅收取第三方支付所需的费用,用户可以享受一般众筹网站的所有功能,包括网页创办、社交媒体转发等等;标准模型,收取5%的平台费,供更喜欢采用标准路径的组织选择;专业模型,即平台费用灵活、专业筹款人的可定制定价模型,适合于想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设计自定义定价的组织选择。这一模式的设定是针对一些筹款金额较大,规模很大或者管理能力比较差的众筹发起人。
第三,用户捐赠模式。除了收取平台费以外,还有部分平台依靠用户自发的捐款维持运营。以GoFundMe为例,GoFundM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筹款平台之一,也是最大的在线医疗筹款平台,其筹款规模与国内轻松筹规模相当。成立之初,GoFundMe对所有项目抽取募资总额5%作为手续费,随后2017年11月后陆续取消了对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在内的个人募资项目的平台费,转型为基于用户自发捐赠的小费维持运营。此外GoFundMe还有部分来自机构募资活动的抽成。
反欺诈机制
众所周知,做平台最重要的是品控问题,公益平台也一样。特别是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低,法律相对不健全,如何能保证筹款人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呢?这里面就会涉及欺诈的问题,接下里我们以GoFundMe为例,探讨一下有没有值得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GoFundMe:自创反欺诈保障机制
GoFundMe,于2016年10月4日宣布实施保障机制,一方面是确保捐款人的善心不会被不法分子或投机者利用;另一方面是保护所有的款项为受益人所用,不会被参与其中的发起人或代理人据为己有,这个条款在当时是所有的众筹平台中独一无二的,并在网站上提供了索赔申请链接。
此条款虽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双方,但此后诈捐行为仍然层出不穷。2017年4月份,内华达州一位女性,在Go-FundMe上发起众筹项目并成功募资2000美元用于治愈儿子的绝症,后又称儿子已去世并已举行葬礼。但事后人们发现这件事完全是虚构的。类似的诈捐时有发生,GoFundMe发言人鲍比·惠索恩(BobbyWhithorne)表示:“我们对欺诈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在所有GoFundMe活动中,涉及滥用的活动只占不到十分之一,如果发生欺诈,捐赠者会得到退款,我们会与执法官员合作追回资金。”
不过,尽管GoFundMe采取了反欺诈保障机制,但其平台上仍然有10%的欺诈行为存在。为了阻止平台上诈骗案频发。
2016年4月,一名美国媒体记者创办了gofraudme网站,该网站的成立是因为觉得GoFundMe的反欺诈机制不够完善,而其又是规模最大的公益性众筹平台,因此gofraudme本着最大程度减少欺诈概率的目的,追踪并报告Go-FundMe的欺诈案件。gofraudme网站最初只是一个Facebook页面,之后慢慢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全面的反欺诈网站。
共益企业Kickstarter
另外,Kickstarter也非常值得关注,该众筹网站上线于2009年,是一个为创意设备和电影等创意项目筹资的众筹平台。从公司运营来看,最初定位属于回报型众筹网站,利润来源主要是从每一个通过平台成功创立的项目中收取手续费。在当今许多科技互联网公司追逐上市、高回报的时代,Kickstarter联合创始人Strickler和Chen理应尝试把公司上市或者卖掉,为自己和股东们赚取最大的商业利益。但他们却在2015年9月,宣布将Kickstarter改制为“共益企业”(BCorporation),希望公司承担更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保证收益,又不会偏离为创意项目众筹的公司使命的制度转变。
转变为共益企业后,Kickstarter每年都会将其税后利润的5%捐赠给艺术和音乐教育事业,5%用于儿童和年轻人艺术、音乐项目以及解决系统性不平等的组织。Kickstarter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高度透明的位置上,宣布每年发布共益企业报告,公司董事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应该把公众利益考虑进来,公司也应该报告其决策的社会影响。这些表现与当今许多科技互联网公司追逐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完全不同。通过公司的重新定位,Kickstarter在理念以及管理机制上都做了重新调整。截至2019年12月17日,Kickstarter收到来自1,725万支持者的超过47亿美元的认捐,成功资助175,127个项目。
路在何方
通过对国外公益筹款平台商业模式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外大部分筹款平台都是依靠收取平台费、转账费、或按项目收取费用、以及用户捐赠模式,像水滴筹这样“公益众筹+卖保险”的方式几乎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水滴公司这样利用通过水滴筹免费模式赢得巨大流量,然后通过卖保险进行商业变现,再利用商业变现收益反哺公益的闭环模式,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新。
但这种创新的问题在于,当水滴筹成为保险的流量入口,保险收益成为公司追逐的最大目标,员工的绩效以签单量来考核时,公益环节必然带来扭曲,从而失去公众的信任,那下一步往哪里走?
不少外界舆论建议水滴公司把公益性业务和盈利性业务分开,因为公众争论的焦点是公益不该和商业捆绑,这样会改变公益的初心。但进一步思考,分开是否真的可行?如果拆分,原本盈利的保险业务将不再有流量的支持,也就不再具有竞争力。如果只做公益平台水滴筹,似乎存活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如前所述,2016年到2018年期间国内兴起的一系列众筹公益平台都死掉了,剩下的只有腾讯,阿里的互助平台,还有就是轻松筹和水滴公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平台的品控是需要大量成本的。除非有一个很有钱的“爸爸”,如腾讯、阿里,或者可以自己造血,否则很难持续维持这样公益平台的发展。如此看来,即便是沈鹏说到实在不行,把公司交给公益机构,也很难想象谁会来接盘?
如果拆分不可行,是否还有其他的出路?Kickstarter的做法是否值得借鉴?也许水滴公司可以重新定位,将公司定义为社会企业或“共益企业”。这需要公司光明正大地讲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公司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但为了实现这一社会价值,公司开辟保险业务,从而做到兼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益企业。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共益企业,当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发生冲突时,公司要优先选择社会价值。
理念好讲,如何实现?这需要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公司保险业务所获的的盈利用于反哺水滴筹的员工,但这些员工的职责是品控,也就是对筹款人的前期审查,防止诈捐行为,而非地推增加销售。
写到此,我们在想,水滴公司从上到下必定在经历一段煎熬。他们对这件事的思考相信会比绝大多数人更全面,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也更深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让众多大病患者受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这中间所遇到的挑战也不可避免,这需要另一轮的创新去解决。
水滴保这类网上平台买保险靠谱吗?
一、保险的购买渠道有哪些?
就像咱们买手机可以去商场、专卖店、个体经销商、淘宝、官方网上商城等多个渠道购买一样。保险的购买渠道同样有很多。
1.1 保险公司代理人
这是咱们购买保险最传统的一个渠道,也是中国保险最早的销售模式。
保险公司通过招聘大量的代理人,主要以挨家挨户陌生拜访、亲戚朋友之间介绍等方式进行销售。
我们常说的“老六家”保险公司都是靠着这些代理人起家的。比如国寿、平安、太平洋、新华等。因此这些公司现在依然保留了大量的代理人队伍。
保险公司代理人的优势主要在于他们接受的培训比较专业,而且整个销售环节都是跟客户面对面进行的,客户的保险问题一般都能很好的解答,客户后期投诉较少。但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只能销售自家公司的产品。如果产品缺乏竞争力,就只能通过利用客户对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一定的“忽悠”,客户多花了钱却不一定获得最好的保障。更有部分代理人直接不讲职业道德,夸大宣传、虚假宣传,能骗一单是一单。这也是早期保险名声被做坏的原因。
1.2 中介公司经纪人
中介公司分为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超市,各家保险公司有什么好产品都放在这些“超市”里销售。
代理公司就是保险公司有啥产品就卖啥产品。而经纪公司还可以反过来根据客户的需求找保险公司定制保险产品。
中介公司经纪人,可以说是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升级版,不用再为了卖出自家公司的产品而抓耳挠腮。客户有什么需求,可以挑选各家公司最合适的产品进行组合搭配,客户可以花最少的钱获得最佳的保障。
1.3 银行柜员
银行是跟金钱打交道的机构,且每天有着大量的人流量,因此销售理财型保险也成了银行的副业。
但银行基本也就只是负责销售了,后期各项服务依然要去找保险公司;而且由于是在银行场所销售,经常出现销售人员把保险伪装成存款型理财产品销售的欺骗误导行为,用户体验普遍不好。
1.4 电话销售
保险公司以广撒网的方式进行大量的盲打,抓住一个是一个。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是个很反感的骚扰行为。因此保险公司也在考虑改革,比如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呼出。
1.5 互联网保险
其实说白了,这种销售方式背后还是保险公司和中介公司。只不过把传统靠销售人员在马路边、小区里摆摊宣传保险,升级成了公司统一在网上进行“摆摊”。
网上“摆摊”的方式很多。
比如保险公司通过建立官方网上商城、app、官方微信等。
但是像平安、国寿等有大量代理人队伍的公司,为了避免大家都去网上买不找代理人买,很多产品是不在网上进行销售的,比如平安的拳头产品平安福重疾险。
而中介公司也是一样,无非是把线下“超市”搬到了线上。很多新兴保险公司,直接借助中介公司现成的“线上超市”,进行产销分离。自己负责生产和售后,以中介平台来负责销售和协助售后,省去了代理人这个环节,大大的节约了场地、人工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保险总是比线下保险便宜的原因之一。
二、不同渠道购买的保险有什么区别?
2.1 保险安全性区别
虽然线上线下有很多中介平台在销售保险,但是保险的安全性、有效性是不用担心的。因为保险产品只有保险公司能“生产”,中介平台不能自己创造保险产品来销售,最多只能提出需求,让保险公司来“生产”。
比如小伙伴问的水滴保险,它上面卖的保险都是不同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像水滴百万医疗险由安心保险提供,水滴百万意外险由前海财险提供。
2.2 保险价格区别
大家都知道网上买东西比去实体店便宜,因为同样的产品网上成本更低。
保险也是一样的道理,传统线下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有着大量的营销员队伍。一份保单卖出去,代理人要赚钱,他的主管要赚钱,主管上面的经理要赚钱,经理上面的总监还要赚钱。保费还没到保险公司兜里,就先被层层瓜分了一遍。
而网上销售的保险,用现在的话说叫“(除了中介平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线下是找“N级代理商”买,网上是找“全国总代理”买,价格能不便宜吗。
而且网上中介平台因为各家公司的产品都摆在一起,谁好谁差一目了然,保险公司当然都抢着把最好的产品摆上来。性价比自然非常高。
2.3 保险服务区别
有人会问,网上找中介平台买和找保险公司买有啥区别?
买保险毕竟不是买菜,保险的专业知识不是每个人都懂。就像打官司最好找个律师事务所一样,中介平台就要起到你的保险管家的作用。
比如前期提供专业的保险咨询、方案配置、保险推荐,后期的法律援助、理赔协助等。
跟保险公司打起交道来,有个专业平台做后援,还是比个人势单力薄要好。
因此大家在平台上购买保险时不要光看产品价格,还要看中介平台的服务能力。
三、水滴保平台靠谱吗?
水滴保、水滴筹、水滴互助三家平台都属于水滴公司旗下。
今年3月底水滴公司完成了由腾讯领投,高榕资本、IDG资本、蓝驰创投、创新工场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的总额近5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最近,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宣布公司已完成总额在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这一轮融资由博裕资本领投,腾讯继续跟投,中金资本、高榕资本等投资机构纷纷参与。
可见资本市场是对水滴公司一片看好的,但如果你因为觉得水滴筹、水滴互助都是偏私人性质,有“理赔”风险,从而担心水滴保的话,那你大可放100个心。
水滴保和蚂蚁保险、微保一样,都是网上保险中介平台。咱们前面说过,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提供,中介平台只是“保险超市”,并且这“超市”也不是有钱就能开的。
毕竟是卖金融产品,中介平台必须拥有保险代理或保险经纪的资质才可以销售保险。而这些资质是由银保监会统一颁发,其审核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比如“水滴保险”实际是网上商城的名字,真正的销售机构是保多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保险行业协会网站上也能查到相关备案:
只要有相关资质和备案,那么这就平台上销售的保险就是可以放心购买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平台经营不善倒闭了,你的保险还有保险公司做售后嘛。
理赔方面也很简单,可以通过水滴保险app或者公众号,进入我的保单选择理赔。
四、两款水滴保主推产品测评
介绍完水滴保,我们赶快来看看它上面主推的产品怎么样吧。
4.1 水滴百万医疗险2019
如上图,同时加入了微医保和支付宝上的百万医疗险进行对比,当然国民医保尊享e生也少不了。
主要保障责任:四款产品都是300万一般医疗+300万重疾医疗。且都是不限社保范围、有社保100报销未用社保60%报销。门诊手术、特殊门诊、住院前7后30天门诊一应俱全。
水滴百万医疗的优势是如果被保险发生了100种重疾中的一种,即使未用社保,依然按100%报销。但年最高给付天数只有180天,其他三款都是不限天数的。
免赔额:水滴百万医疗是很基础的发生重疾0免赔额。好医保和尊享e生则更为人性化,初次发生重疾后,当年和后续续保都不再扣免赔额。不过水滴可以选择附加5000元免赔额,就是价格有些贵,30岁附加需要额外多出161元。
质子重离子医疗:水滴百万医疗是四款产品中最宽松的,即没有额度限制(600万总额内均可),赔付比例又是100%。
增值服务:重疾绿通、医疗垫付、外购靶向药、特需医疗、海外治疗这几项比较实用的服务水滴百万医疗都一应俱全。
还独家增设了异地转诊交通费报销。如果被保险人发生了100种重疾中的一种,经诊断必须去异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转诊的交通费保险公司都可以进行报销,限额5000元。
不足之处就是有些服务还不是很完美
比如外购靶向药,最高只有30万额度,且只报销70%比例。对于随便就几万一瓶的靶向药,报销额度实在有点低。这点微医保和尊享e生都没有限制。另外医疗垫付水滴百万医疗也限制只有重疾才可申请,且单次5万累计30万。其他三款产品同样没有任何限制。
唯一值得夸奖的是海外治疗,如果被保险因恶性肿瘤赴日治疗,最高300万限额,80%报销,为四款产品中最高。
健康告知:水滴百万医疗相对比较严格。
比如其中有一条:过去一年内是否有健康检查结果异常(如血液、超声、影像、内镜、病理检查)。这个问题就很厉害了,血液、超声、影像等检查常规体检都会涉及,只要有任何异常就需要进行告知,可以说是“地毯式轰炸”的问题。四款产品中只有好医保属于最宽松的。
续保:四款产品都承诺不会因为发生理赔而拒绝被保险人续保。水滴百万医疗虽然条款中未作提及,但在投保须知中进行了补充说明。
价格:水滴百万医疗和微医保价格差不多,都比尊享e生2019要便宜一些。但考虑到免赔额、医疗垫付、院外购药等综合情况,尊享e生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好医保价格四款中最便宜,因为省去了不少实用的增值服务。如果不是预算特别少或者尊享e生的健康告知过不了,建议这点小钱就不要省了。
综合看来,论保障和价格,还是尊享e生2019最优秀。追求最低价的话,好医保也不错,一般的报销都没问题。如果看中住院津贴,微医保有100元/天的重疾津贴。如果看中癌症质子重离子医疗和赴日治疗,水滴百万医疗这方面的报销额度是最高的。
4.2 水滴百万意外险2019
如上图,同时加入了支付宝的无忧百万综合意外和微医保上的护身福意外险。
身故/伤残:水滴意外目前只有一款,身故保额150万,伤残保额50万。由于意外中伤残比身故的几率更大,水滴意外通过降低伤残保额达到降低价格的作用。但保障也因此大幅缩水。
如果单看一般意外保额,护身福意外100万版综合性价比最高,身故/伤残/猝死都有100万额度。无忧百万意外则是因为加入乘坐营运交通、私家车意外、猝死意外而价格较贵,当然保障也更全面。
意外医疗:三款产品都是仅限社保内报销的产品,像狂犬疫苗这样的社保外药品就无法报销了。
水滴意外虽然只有100元免赔额,但是报销比例只有90%,且额度只有2万。护身福则依然保持最优秀,100元免赔100%报销。
意外住院津贴:这项责任也是意外险里比较重要的。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只要稍微严重一点的意外都可能需要住院。每日津贴可以给被保险人提供一定的误工收入补偿。三款产品只有水滴意外有此责任。
综上来看:水滴意外价格便宜、身故保额高,还有意外住院津贴,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保险。但是伤残保额略低,保障不是很到位。如果更看重交通意外,那么无忧百万意外非常全面,但要注意如果被保险人驾驶或乘坐机动车时发生单车事故或溺水导致死亡/伤残,保额是减半的。如果看中一般意外的性价比,那护身福意外险绝对首选。如果更看重身故保额和住院津贴,那水滴百万意外价格便宜保额也高,值得推荐。
综合评价
这两款水滴保险主推产品综合比较下来价格都属于非常便宜,但保障能力又有不少的缩水。
水滴百万医疗在总赔付天数、住院垫付、外购靶向药等方面有比较严重的不足。水滴百万意外伤残责任保额过低,也是重大不足。离网红产品“保障又全价格又便宜”还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