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91短视频无限看破解安卓2018

  • 娱乐
  • 2021-09-22

91短视频无限看破解安卓2018

短视频 2018:狂奔的BAT追不上快手和抖音

2018最后一周,Bianews挑选了今年互联网中几个与普通大众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与大家一起回顾它们这一年的动态。

快手BGM火遍大街小巷,人人都能吼几句“我们不一样”,当各类抖音恶搞传遍互联网角落,人人竞相模仿。我们知道,属于短视频的时代是真的来了。

4G普及,流量资费下降,短视频顺势而起,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从13年的3800万用户到18年的3.5亿用户只用了五年。

5年来,短视频被众巨头看好、竞相推出产品,欲率先布局,但没想到,出头的却是快手与今日头条,他们抢先在这块分得第一杯羹,并引爆了市场。

18年,快手依然保持着短视频领域的强势地位,而抖音一举崛起,无论是在月活还是在装机量都超越其他竞争者,这其中也包括今日头条旗下其他产品。落后的巨头们加快了追赶的步伐,谁也不想错过这块海量流量,也绝不服输。

快手增速减慢、抖音迅速崛起

据QUESTMOBILE 9月数据,短视频行业APP前两名为快手和抖音,分别达到了2.5亿与2.3亿月活用户。抖音相比去年同期1847万的月活用户,增长近13倍。

快手在前几年近乎没有对手。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17跨年演讲中说:“当我们津津乐道BAT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软件火了,大家突然发现原来中国第四大流量的应用是快手。”

等自媒体、主流媒体将快手带进主流人群视野中,人们才发现互联网世界不只有北上广。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快手收获了,广大三、四线、农村地区的用户。

2017年初,快手公布总用户和日活跃用户分别为 4 亿和 4000 万。年底,这组数据在年底增长为 7 亿和 1 亿。2017年,是快手风光的一年,用户保持高速增长,公司4月获腾讯投资3.5亿美元,年底估值150亿美元以上,成为超级独角兽。

进入2018,短视频赛道已经拥挤。快手自获腾讯投资后面临的正面对手即今日头条系列产品。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围绕短视频已完成布局,且多款短视频APP都在市场前列。

其中,抖音更是发展迅猛,在1月仍排短视频领域第四位,日活4000万左右,春节后上涨到近7000万。年中,抖音宣布国内日活突破1.5亿,月活用户过3亿。

而在11月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今日头条高管则称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在10月已突破2亿,月活突破了4亿。与之相应的,快手程一笑12月初表示,快手日活为1.5亿。日活用户数量上,抖音用一年实现了反超。

回看2018,终究是快手、抖音站在短视频的头部位置,也因此形成了外界的所说的“北快手、南抖音”的两强局面。

今年3月份,抖音将slogan改为了“记录美好生活”,而快手的slogan则为“记录世界 记录你”。两个短视频领域的领头羊都在slogan中强调“记录”二字,颇有几分针锋相对的味道,但预想中2018年两强激烈碰撞的局面并未出现。

快手依旧保持着低调,两样竞品貌似是归属两个世界各自安好。倒是高速崛起中的抖音不断与其他对手碰撞出火花。

BAT疯狂出击

赛道拥挤、冲突不断

BAT的触手虽然遍及中文互联网的每个角落,但并非每个领域都能做好。短视频就属于这样的一个领域。

早在13年,腾讯推出微视,主打8秒短视频,为了推广微视,马化腾亲自上阵,传了4条短视频。

14年春节,腾讯邀请明星为微视拍摄电视广告,据当时数据显示,微视在春节期间日活一度高达4500万人,短视频总播放量达上亿次。本以为下个微博、微信级的社交平台就要崛起,但没想到这即是微视的巅峰。

春节爆发后,微视开始走下坡路,依托明星、红人的打法短时间获得大批流量,运营方式、推荐方式没能激发普通用户的创作欲望。

14年到17年,在数据上,微视无论日活还是下载量都在下滑,随着微信推出小视频、微视依赖的腾讯微博被战略放弃以及美拍等竞品的出现,微视挣扎一番即被腾讯边缘化,2017年,腾讯宣布在4月10日正式关闭微视。

但对短视频,腾讯不可能放弃。除了投资快手之外,在宣布关闭微视后,腾讯17年5月就宣布重启微视,但此微视已经不是当年的微视,在界面样式以及定位都有彻底的改变。

进入18年,微视成为了腾讯狙击抖音的头号武器,腾讯拿出30亿巨额补贴支持微视,同时在QQ、微信两大国民级应用开辟为其开辟引流入口。但上半年,微视日活仅为347.3万。

除此之外,腾讯旗下短视频APP多达十几款,包括yoo视频、下饭视频、闪咖、速看、DOV、MOKA魔咔、猫饼、MO声、有视频等,这些APP瞄准短视频下的各个细分领域。然而,这些APP无一跻身第一梯队。

在近期,有消息人士对Bianews透露,腾讯yoo视频或与微视合并。

与腾讯一样,除了用百家号抵御今日头条APP的威胁外,百度也在短视频进行了阻击。其实早在16年10月,百度就将旗下的百度图片APP更名为榴莲,升级为短视频平台,但仅仅两个月之后就停更了。

在短视频领域,百度先后推出了好看视频、Nani小视频、全民小视频,还投资了转型短视频的人人视频。

同样,百度控股的爱奇艺身处视频领域的第一梯队,也在短视频发力。爱奇艺CEO龚宇在去年12月就表示,爱奇艺将短视频作为今年的发展重点。

年初,爱奇艺CEO龚宇也表示:“长视频短视频都会做,包括短视频应用纳逗、社交产品泡泡,也在孵化其他短视频产品,以获取这部分市场的用户。”而在12月,前凤凰网副总裁岳建雄加入爱奇艺并将负责短视频业务,爱奇艺对短视频这块势在必行。

相比腾讯、百度的战略布局,阿里的动静则没有那么大。在5月,传出了淘宝推出短视频独立产品“独客”,但却没有了下文,也迟迟未上线该APP。但在7月,阿里旗下的优酷视频上线了“电流小视频”,模仿抖音的同时与优酷自身内容紧密相关。

此外,阿里的钉钉上线了短视频模块,从招聘场景切入短视频。其实早在去年3月,阿里宣布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并投入20亿支持相关业务,但并未有太大起色。

当巨头在短视频领域相遇,拥挤的赛道上难免发生冲突。今年3月,今日头条指责腾讯在朋友圈屏蔽其抖音、西瓜、火山等APP视频分享链接,但腾讯却否认此事,称因其称只是对链接进行了防刷屏设置,并没有屏蔽一说。

在5月,抖音指责微信封杀抖音H5宣传内容,但微信回应并未封杀,只是限流且申诉即可恢复。“封杀”之争双方各执一词,此后,张一鸣和马化腾更在朋友圈亲自上阵掀起口水战,就抖音、微视“抄袭搬运”一事争论。

在6月两家公司,更是上演了相互起诉的戏码。6月1日,腾讯称今日头条、抖音诋毁腾讯,起诉并索赔1元。次日,头条作出回应,称腾讯利用垄断地位屏蔽头条系内容,起诉并要求腾讯公开赔礼道歉同赔偿9000万。

同样,抖音与百度旗下火拍视频APP也就视频版权问题展开诉讼,但近期北京互联网法院对此宣判,驳回了抖音的诉讼请求。

抖音以及今日头条系短视频产品作为后起之秀给传统巨头带来巨大威胁,但BAT各类防御、进攻措施却并未对其造成实质性阻碍,抖音依旧保持高速的扩张。同时也让外界明白,在流量极为昂贵的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短视频依旧是不得不争的流量高低,也势必会挤占更多的用户时长。

短视频 in ALL

除了独立APP之外,各类APP加入短视频内容已成普遍现象。与长视频不同,短则几秒长则十几分钟的短视频内容天然适合在移动APP上观看,充分占据用户碎片时间。

我们熟悉的微博、微信自不必多说,问答类如知乎,论坛类如虎扑等众多APP中都开辟视频频道,允许用户上传视频内容。

短视频APP如秒拍凭借着与微博深度合作,在短视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微信在最新版中群聊中添加浏览群成员小视频入口。

传统的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B站面临着抖音等对用户时间的抢夺或推出短视频独立APP,或在APP内部重推短视频内容。搞陌生人社交的陌陌除了植入短视频外,也上线了两款独立短视频APP,谁说和超有梗。此外还有主打资讯类短视频的梨视频等等。

另一处短视频重点领域即各大新闻资讯平台:今日头条、百家号、一点资讯、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均很早即推出短视频内容。

当用户逐渐培养成短视频的浏览习惯,短视频 in ALL 成了大势所趋。

监管加码,行业逐渐告别野蛮无序

在短视频领域,常因低俗、擦边等不良内容引发舆论热议,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随着,整个行业的腾飞,竞争的激烈化,短视频内容领域的乱象日渐严重。

前些年,快手就因猎奇、内容广受舆论批评。今年3月,央视在新闻节目中曝光快手等平台直播平台乱象,具体包括低龄生子、早恋直播、甚至宣扬有关毒品的相关问题。随后,“快手”“火山小视频”被网信办约谈,并被责令整改。

4月5日,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多款短视频APP在安卓手机各大应用商店内下架,截止8日,快手宣布已清理大于5.1万条存在问题的短视频和图片,封禁不良用户1.1万余人。

同样,抖音也被低俗、不良内容侵袭,青少年沉迷问题引发各界担忧。大量热门抖音视频还引发用户模仿,从而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学抖音高难度动作,爸爸失手,宝贝脊椎受损”、“男子学抖音开玛莎拉蒂拍“网红视频” 结果被罚十五分”等。

今年6月,抖音广告推广中出现了对英烈不敬的内容,引发了网友及媒体的愤怒,《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抖音,今日头条也就此事向公众道歉并下架该广告。

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在这一年飞速狂奔,也面临着监管升级,舆论关注,年底回首,短视频行业已经初步告别野蛮无序,走向正轨。

短视频战线延伸至海外

去年,今日头条收购了美国短视频应用Flipagram,发行了抖音海外版Tik Tok,并以8亿美元收购了Music.ly。

今年3月,今日头条张一鸣宣布今日头条2018年的年度关键词是“全球化”,志在成为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抖音海外版Tik Tok则是头条短视频冲击海外的排头兵。

而在这一年,抖音Tik Tok确实战绩不俗,也致使张一鸣在朋友圈发文庆祝抖音出海的“小成功”。

2018年Q1,抖音海外版Tik Tok成为全球下载量第一的iOS应用,超过了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微信。而一年中,抖音一直保持在多国应用榜单下载榜单前列。数据显示,在抖音全球近5亿用户中,约40%为海外用户。

但抖音出海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今年7月,Tik Tok在印尼因传播了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受到抵制惨遭封杀,在近期,法国警方警告抖音存在潜在危险,称青少年易成性犯罪目标。

相较之下,快手海外之路与抖音无论是在用户数还是影响力上都存在差距。

公开报道中,快手海外产品 Kwai 在东南亚国家、日韩、俄国上有一席之地,曾登顶过多个国家Google Play、App Store 的双榜第一,但并未持续多久。与此同时,在欧美国家,快手并没抢占太多市场,最高仅在各国APP排行榜几十到几百名。

而近期,快手海外业务的实际负责人、原快手首席增长官刘新华已于12月初离职,未来海外业务或将CEO宿华负责。

宿华上月在乌镇互联网大会曾表示,海外业务是快手的重点业务,而该业务负责人调整或暗示出快手海外业务进展并不顺利。

结语

18年,短视频领域并未向互联网其他领域那样显现颓势,反而是具有行业爆发期激烈的竞争与碰撞,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BAT的进入更使行业成为焦点,大量资金人才涌入,而未来更是充满变数。

虽然短视频领域处在高速增长期,也存在诸多隐忧。2018年,因短视频带来的乱象引起舆论多次热烈讨论,青少年沉迷问题、不良内容问题以及模仿恶搞视频引发矛盾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青少年用户逐渐成为短视频主流用户,他们对算法精心“调制”的内容更缺乏抵抗力,沉迷其中易被不良内容影响。

公众期待未来短视频行业企业能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对视频内容、平台进行更多监管,短视频公司唯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告别2018展望2019,短视频的战场炮声依旧

2018 年,即使政策监管加大,封杀“内涵段子”等短视频,但短视频的热仍在继续,不过热的地方不一样了。

2017 年,短视频行业迎来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集中入场,内容的稀缺撑起了创业者们的想象,在内容创业的尾巴上短视频MCN机构数量快速增长,短视频成了不少创业者向往的领域,故而引发了热潮。

然而到了 2018 年,短视频MCN发展的重重难题终于显露,短视频领域的内容创业很难再说是首选, 2018 年拿到融资的短视频MCN皆为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已久的头部选手,垂直短视频平台虽然也还有创业空隙,一些平台完成了天使轮融资,但也很难称的上是一种“热”,毕竟能不能撑到A轮都不好说。

而与创业侧降温相对应的,是短视频作为新媒介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大公司旗下新老短视频平台在 2018 年都纷纷发力,除了矩阵式发展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年尾,短视频领域还迎来了疑似与B站有关联的轻视频,而微信的重大改版似乎也剑指短视频。

如果说 2016 是短视频元年, 2017 是短视频创业年,那么 2018 年就是平台们抢夺市场为未来布局的谋划年。读娱君也想在 2019 年的开端,回顾上一年各短视频平台的动作,以此来了解现在及未来短视频将会走向何方。

1

追人和追内容,短视频平台们的两条路

2012 年 11 月,是国内短视频发展的起点,快手从工具型产品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开始了自己孤独且漫长的短视频成长之路。四年后, 2016 年 9 月,快手因为一篇自媒体爆款文章《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走进大众视野,尽管快手为更多中国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但由于对内容的相对宽容,随着文章而来的是一二线城市群体对于快手如此庞大的不理解,很多消极标签就这样印在了快手身上。

而另一边,同样是 2016 年 9 月,一款功能和玩法与当时美国市场上备受年轻人欢迎的产品Musical.ly非常相似的短视频产品在国内正式上线。这款产品上线之初就签约了几百名民族舞大学生进行培训,生产更精致的内容,虽然上线之时略显低调,但后来的表现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一年后该产品母公司还将Musical.ly收入旗下,增强了自身在美国市场的实力,这就是如今与快手并列居于短视频第一梯队的抖音。

在快手深入三四线等更下沉市场的时候,抖音凭借强运营能力为自己贴上了潮流、时尚标签,迅速俘获了一二线都市年轻人群体。就这样,两个思路与路线完全不同的视频产品,终于一同定义了国内“短视频”概念,推开了短视频在中国的发展大门,他们也在发展中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于他们的认知。

尽管现在人们总爱讲“快抖之战”,然而在读娱君看来,抖音与快手在国内市场的直接竞争并不激烈,因为这两款产品的核心驱动是完全不一样的。快手以一种“普惠”的价值观激发普通人的表达欲,通过去中心化的技术支持实现每个人都能展现自我且有自己的观众,UGC是其核心;而抖音则是通过扶持头部内容完成用户运营,激发用户的参与度,从而形成自身的商业化路径并与背后集团产生合力,PGC不断产生爆款才是重点。

两种模式最直观的差异,就体现在平台内容由谁生产上。据网络数据,在快手中,超过60%的用户上传过内容,而在抖音上,据《 2018 抖音研究报告》显示,占比4.7%的头部生产者覆盖了平台粉丝总量的97.7%,即大部分用户是观看者,很少生产内容,这也就形成了在快手中用户更关注人,而在抖音中用户更追寻爆款内容。这样的情况自然也会影响到平台后续的发展方向以及变现途径。

因此,一个是以价值观为驱动的,一个是以商业目的为驱动的,快手与抖音在发展之初就有的分歧,使他们间的竞争注定不会像传统同一赛道玩家对用户的抢夺,更多的是对用户娱乐时长的争夺。

目前来说,快手和抖音都是在短视频领域非常成功的产品,由此,二者的模式也为后来者学习参考,形成了如今短视频领域的两种主要模式。不过,由于快手是经过多年时间积累才有如今光景的,而抖音是凭借强运营能力短时间内迅速扩张的,所以需要更快进场的后来玩家多是以抖音的强运营PGC为基础模式展开发展,快手式UGC几乎成了行业中的一枝独秀。

当然,这两种模式在读娱君看来不分高低,都有应用于不同产品背后的各自逻辑,最终还是要看产品们如何发挥出模式的优势扭转相应的劣势。

2

加速商业化,找准壁垒后的全力出击

2018 年,短视频平台们最大的趋势就是集体加速了商业化的推进,尤其是以快手、抖音所组成的第一梯队,在已经度过了绝对追求用户的初期发展之后,两者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平台的商业化方向。

目前来说,短视频平台的变现方式集中于信息流广告、电商、直播这三方面,也就是分为2B或者2C两个方向,2B的核心在于提供更高效的广告效果,2C的关键则是需要强社交属性的社区,由此,快手和抖音在 2018 年也都在用实际动作继续推进这两方面的落实。

作为用户更追人的平台,快手在今年向更多用户开放了直播权限,让他们有了通过直播积累粉丝并变现的机会。同时,快手在 9 月也上线了类似于朋友圈的个人日志功能,可以发信息定位@好友等,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社交属性,向短视频社交平台进发。

在快手看来,社交属性意味着平台能够沉淀大量用户关系,社区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内容,这也是快手的壁垒。诚然,用户对内容的消费是在不断迭代的,如果一直跟在潮流的内容后面跑,就需要有大量精力去捕捉新趋势,而专注于人则能减轻平台一定的运营压力,这大概也是快手一直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的背后逻辑。

当然,单脚走路的商业化肯定是不合格的,直播虽然是现阶段快手的重要营收来源,但既然喊出了要成为“社交商业第一入口”的目标,快手也就进行了全方面的商业化拓展。

10 月份快手上线了营销平台,利用大数据+AI的技术支持提高广告的投放效率与精准度,在电商方面提出了“麦田计划”,在提升用户管理小店便利度同时引入电商服务市场,为用户提供电商供应链资源。目前来看,如今快手在信息流广告、电商、直播上已经搭建好了所有基础设施,只待后续的发展了。

加速商业化是快手当下的头号任务,不过这并不容易,因为广告的增多可能会伤害用户的体验,此前快手上仅有10%的用户会看到广告,如今这个比例提高到了60%,快手也对读娱君表示,平衡用户体验是眼前的难点。因此,想要依靠大数据+AI的形式来探索更好商业化的快手,还有许多需要做的。

相比于快手在商业化上需要关注社区氛围的小心翼翼,主要做2B生意的抖音在商业化上一直在大刀阔斧的前进。

2017 年完成用户积累并进行品牌升级后的抖音,上线了原生信息流品牌广告、抖音企业号、广告自主投放系统Dou+、购物车、直播等功能,到了 2018 年,抖音开放购物车权限、上线小程序进一步在电商方面找机会,同时也上线了广告交易平台星图,在赚取广告主月费的同时提高了广告投放效率。

虽然抖音也上线了直播功能,但由于其模式带来的用户与用户、明星、达人关系过远,2C上的商业化并不如2B来的简单,从上线企业蓝V到上线电商小程序和星图,都能看出抖音对于做广告主、企业生意的意图。

当然,相比于快手主要用户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更多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分布也确实让抖音更容易吸引到客户和企业,尽管如今抖音与快手的内容产生了一定同化,但凭借强运营能力抖音保持了爆款内容的持续产出,这是抖音吸引品牌方的核心,也是抖音自身的壁垒。

在今年国庆档,不少电影营销都选在抖音上进行,就是抖音在商业化上的好消息。短期来看,抖音确实可能会率先成为短视频领域中最重要的娱乐营销阵地,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用户运营压力的不断上涨,就像前文说的,用户的内容消费会不断更迭,且效仿抖音的短视频平台不在少数,如果不能再保证爆款的持续输出,用户流失将会极大影响抖音的商业化进程。

另外,在商业化之外,抖音和快手也都在继续推进着自身的发展步伐。

比如快手在内容矩阵上的尝试——推出蹦迪这样针对潮流年轻群体的细分短视频应用。内容矩阵是当下短视频的一个趋势,单打独斗的快手确实需要更多的伙伴形成聚合之力,想要在众多紧盯一二线群体的短视频中扶植起自身的全用户生态,快手还需要更多的创意。

而抖音在 2018 年则是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服务,比如其与众多唱片公司、版权机构达成合作,拿到了超千万首正版歌曲,因为其爆款制作能力,不少唱片公司与抖音的合作也不止于版权,这些都让其在未来的短视频之战中保有一定的竞争力,毕竟当下短视频都需要配乐,如果版权存在严重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平台发展。

当然,抖音与快手在接下来可能也会有更直接的碰撞,那就是在游戏与直播领域。如今快手已经上线了PC端的游戏直播平台,抖音也曾大力招募垂直游戏领域的MCN,就在前两日也传出抖音有可能上线独立直播平台的消息,虽然该消息马上被抖音否认,但还是留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不管如何,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头部选手,抖音和快手的发展都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在商业化上的加速,也激发了整个短视频行业的活力。据 36 氪信息,今年快手的营收将超过 200 亿元,抖音的营收也在 200 亿左右,可以说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其在短视频商业化上的成果都值得我们期待。

短视频大小巨头混战,战线拉出国界丨2018年终手记

对于大部分创投圈的人来说,这一年并不容易。“募资难”“资本寒冬”一再被提及,一场被称为“大逃亡”的上市潮掀起。过去几年大大小小的风口,在今年也显露出高速发展后的弊病,共享单车的结局令人唏嘘,网约车的发展蒙上阴影……

但在寒冬之中,也蕴藏着机会。对于身在一线的记者来说,感触尤为强烈。今天起,寻找中国创客推出2018年终手记,记者们将讲述这一年来他们的感受,也许是一件暖心的小事,也许是一位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创业者,也许是一个触动他们的瞬间,在其中,都会留有他们对行业的思考和感悟。

正文:

在移动互联网流量逼近饱和的2018年,下一个流量高地在哪儿?创业者和投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从未间断。作为一名文娱领域的记者,我认为短视频交出了好答卷。

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缓慢增至11亿,2018年上半年仅增长2千万。即使如此,短视频行业用户仍然突破5亿,用户使用时长增长4.7倍,接近7267亿分钟,反超长视频的7617亿分钟。

即便抛开数据,你也一定能够感受到,地铁、公交上越来越多人开始刷抖音、快手,“像一棵海草,海草”已经成为新的流行符号,传遍大街小巷。

资本亦非常欢迎短视频这一成本极低的流量获取载体,2017年,短视频领域融资事件达91起。今年受监管政策及资本进一步向头部聚拢的影响,融资数量稍有放缓,仅为40余起。

很多采访对象表示,行业已形成抖音、快手、微博三足鼎立的状态。平台机会很难再出现,几乎成为共识。

马太效应明显

尽管短视频被资本看好,但经过了2018年的疯狂生长,行业格局基本已经定盘,新入局者的机会越来越少。

从内容创作者这一端说,抖音、微博等大部分平台为了更好地搭建内容生态,更愿意将手中的流量资源通过MCN机构分发给内容创作者。这为MCN机构孵化出新IP提供可能,但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就没有那么“友好”。

一位短视频平台从业人员表示,微博、抖音现在几乎不再扶持个人账号,都是通过MCN机构连接创作者,这将进一步决定内容生产的机构化、专业化,头部效益会愈发凸显。

从渠道端来说,短视频平台马太效应明显,头条系、快手占据半壁以上的江山。从艾瑞咨询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6月短视频各平台月度独立设备数,头条系(抖音、火山、西瓜)和快手占据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公开资料,抖音估值约80亿-100亿美元,快手估值约250亿美元。

多位我采访的行业人士表达了一个共识:平台机会很难再出现,行业已形成抖音、快手、微博三足鼎立的状态。

这一年,短视频因为低俗内容经历了一轮强监管,快手、火山小视频、抖音等平台都在整改范围之列。但也有短视频创业者十分坚定地对我说,内容产品不能一味地迎合人性,而是要引导受众去看好的东西。一闪创始人flypig则在一开始就坚持产品调性,“我们不会为了流量去推低俗、肉欲的东西,还是会强调内容的艺术性。”

大小巨头战争升级

为了争夺用户时长,今年以来,大小巨头在短视频这一领域的战争升级。不仅包括一贯的流量拥有者腾讯,还有在线视频网站。

头腾大战更是将短视频这一役推向高潮。头条系短视频产品矩阵的崛起动摇了腾讯时间霸主的地位。先是腾讯系的微信、QQ将头条系短视频产品链接封杀,今日头条发文控诉其不正当竞争,后是腾讯以声誉受影响将今日头条诉至法庭,并暂停与今日头条包括商业采购、投放资源以及其他商业服务性质的合作。

腾讯还忙着上线一系列短视频产品,比如微视、下饭、Yoo视频,新版更新的微视还增加了类似“故事”的时刻视频,据不完全统计,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产品已达到了14个。

一位熟悉腾讯的产品经理称,微视团队的大多数员工为“70后-80后”,对于做出适应Z世代(90后)年轻人的产品是项挑战。为了摆脱“惯性”,“腾讯内部最近一段时期明确强调,不要以腾讯的名义去做短视频,同时尽量不要依赖腾讯过去的社交关系网络推进新产品运营。”

短视频还动了长视频的“奶酪”,优爱腾们纷纷在短视频上开始下功夫,微综艺、微网剧成为新风向。根据QuestMobile报告,与2017年7月相比,2018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二级细分热门行业总使用时长占比中,在线视频从10.9%下降到9.2%,而短视频从2.0%上升到8.8%。

面向垂直人群尚存机会

创业者的机会在于垂直人群的垂直机会。音乐短视频平台动次的创始人杨宝成认为,目前垂直渠道还未形成规模,所以平台型创业企业不能做大而泛的平台,要做垂直类相对专业的平台。

其中一个机会在于vlog,现在已经诞生一批头部的vlog博主和vlog平台。vlog平台一闪创始人flypig表示,一闪目前已经盈利,主要收入来源为广告。

微博、抖音都在相继进入vlog,一闪曾在今年春节发起了“一分钟”创作挑战,邀请用户拍摄一个时间长度为60秒的vlog讲述自己的春节故事,这个话题在微博上有上千万的阅读量。

大平台为了寻求增量和黏性,也在向垂直化走去。微博和头条数据显示,未来一年,将会分别涉及70余个、100余个垂类。

总而言之,下半场,短视频这场战争战局会更加多维,战线也将拉出国界。创业公司、已经具有规模的短视频平台、长视频网站,甚至像Facebook这样的国际巨头都将在同一舞台竞技。

下一年短视频平台的重点,首先将会是精耕细作,平台的社交属性及粉丝生态将成为关键,目前抖音受制于社交关系差,在电商转化率、打赏等商业化方式上的表现差强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今日头条计划将流量向粉丝倾斜。

其次,将在全球市场上寻找新的机会,那将是一个更有想象力的市场。抖音做了一个好示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抖音海外版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月活跃用户过亿。

说到底,留给短视频的用户增量空间也已经不多了。微博CEO王高飞说,今年上半年短视频增长用户近1亿,但到今年下半年第三季度,增长用户仅仅是1300万人。

猜你喜欢